機鋒網報道:奧維云網最新數據顯示,2025年1-5月中國電動兩輪車市場迎來新一輪格局重塑。在這場由技術革新、政策紅利與消費需求共同驅動的競爭中,雅迪以26.4%的市場份額穩居榜首,而九號電動車憑借1.9%的份額增長與73.6%的同比增速,成為行業最大黑馬。
作為連續八年全球銷量第一的龍頭,雅迪以26.4%的市場份額繼續領跑行業。其“摩登系列”新品通過“高顏值設計+10重安全守護”精準切入女性市場,疊加自主研發的TTFAR長續航科技,一季度銷量同比激增近100%,全球累計銷量突破1億臺。雅迪科技集團董事長董經貴在2025年全球零售峰會上直言:“行業在變,我們只有變才有機會。”這種主動求變的思維,體現在其超59億元的累計研發投入與覆蓋多元場景的產品矩陣中。
而真正的驚喜來自九號電動車。盡管當前市場份額僅7.3%,但其1.9%的份額增長與73.6%的同比增速,成為榜單中增速最快的品牌。通過“智能硬件+年輕化營銷”雙輪驅動,九號成功打入Z世代消費圈層。截至2025年3月,其國內專賣門店超7600家,智能電動兩輪車累計出貨量突破600萬臺。更值得關注的是,九號在4000元以上高端市場連續兩年銷量第一,全系標配的遠程解鎖、APP互聯等智能化功能,使其穩坐智能電動車第一梯隊。
本輪市場爆發背后,是政策紅利與技術迭代的雙重助推。
國補政策激發換新潮:2025年全國兩會安排3000億元超長期特別國債支持消費品以舊換新,疊加企業“國補+品牌補貼”方案,消費者置換時可享“舊車折價+國補直減”優惠,直接拉動1-5月內銷出貨2583萬臺,同比增長32.5%。
駕照新規釋放老年需求:2025年1月1日起,摩托車駕照報考年齡上限從60歲放寬至70歲,60-70歲群體出行需求得到釋放。公安部數據顯示,政策實施后老年用戶購車咨詢量同比增長40%。
新國標倒逼技術升級:9月1日即將實施的《電動自行車安全技術規范》,推動企業加速清理庫存。雅迪、愛瑪等品牌通過石墨烯電池、鈉離子電池等技術突破,將續航里程提升至100公里以上,同時滿足北斗定位、動態安全檢測等新規要求。
在這場變革中,智能化配置正從“差異化賣點”升級為“行業準入門檻”。魯大師2024年智能化評測顯示:九號以810分連續四年蟬聯榜首,其“真智能3.0”系統支持OTA升級、駕駛行為分析等進階功能,TOP20車型中占據半數席位。雅迪緊隨其后,通過iRide系統實現智能語音交互、車載社交功能,但智能化評分仍落后九號12%。愛瑪、臺鈴等傳統品牌雖具備基礎智能功能,但在AI算法、數據驅動服務等領域存在明顯差距。
值得關注的是,年輕用戶群體正推動智能化向“泛娛樂化”延伸。九號車型搭載的RGB氛圍燈、定制音效,以及雅迪iRide系統的車載社交功能,反映出產品從“出行工具”向“科技潮玩”的屬性轉變。調研數據顯示,18-25歲用戶購車時,智能化功能關注度高達76.4%。
盡管智能化浪潮洶涌,但市場主流需求仍聚焦于核心性能。奧維云網調研顯示:續航能力是用戶首要考量,60km單次續航成為主流需求,占比超60%。安全性與耐用性緊隨其后,剎車系統、車架材質等硬件指標關注度持續上升。價格敏感度呈現明顯分層:4000元以下市場由雅迪、愛瑪主導,通過高性價比策略覆蓋大眾需求;4000元以上高端市場則被九號壟斷,其用戶群體對價格敏感度較低,更看重科技屬性與品牌調性。
隨著新國標全面落地與消費需求升級,電動兩輪車行業正經歷深刻變革。奧維云網預測,2025年全年銷量將達5200萬臺,但增速受消費降級趨勢制約。在這場變革中,技術儲備、智能化水平與用戶洞察能力,將成為決定品牌命運的關鍵。
正如九號公司董秘所言:“智能化不是營銷噱頭,而是重構產業價值鏈條的核心變量。”當政策紅利逐漸消退,唯有將技術創新轉化為用戶體驗提升的品牌,才能在這場馬拉松中笑到最后。
電動兩輪車市場的競爭,已從“渠道為王”轉向“技術+用戶”雙輪驅動。在這場變革中,雅迪的規模優勢、九號的科技基因、愛瑪的設計底蘊,將共同塑造行業的未來圖景。